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与新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与新趋势 文章来自哪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与新趋势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与新趋势

2024-06-24 20: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流动人口增速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根据历年人口普查数据,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75万增长到2015年的2.47亿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流动人口规模近3.8亿人,比2010年大幅增加1.5亿人,与上一个10年流动人口增长1亿人相比,我国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户籍政策的改革影响了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化。

——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

人口性别比进一步回归合理区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总数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总数为68844万人,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以女性为100),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0.13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显著下降,降低了6.8,这说明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性别平等的生育观念更加普及,初步达到了人口性别结构优化的目标。

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根据历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3.96人、2000年的3.44人下降至2010年的3.10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一趋势继续延续,2020年我国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为2.62,比2010年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生育率下降使得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居增加和人口流动活跃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动等。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新趋势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人口总量即将达峰,人口负增长为期不远。

虽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有所回升,但在2020年之后主要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势能进一步减弱。最新的预测表明,人口总量即将在2025到2030年间达到峰值。我国人口总量达峰,表明我国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人口在总量达峰后将逐步开始缓慢下降,人口负增长在不远的将来即将成为现实。

——人口数量红利进入尾声,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

在2021到203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比例将继续以较快速度降低,人口抚养比也将继续提升,由低人口抚养比带来的人口数量红利逐步进入尾声。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随着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60后”群体步入退休年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加幅度更加明显。

——健康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人口质量快速提升。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已经把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持续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可以预期我国人口质量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的提升速度,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走出一条从享受人口数量红利走向创造人口质量红利的人口发展道路。

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

随着我国整体迈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首先,在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深度转型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表明,我国人口发展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即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以人口老龄化为核心的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其次,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人口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更高层面。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不断提升的人口质量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条件,人口要素重要性的提升要求我们将优化人口发展格局作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

最后,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人口发展战略正发生关键性转变。未来应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和国家中长期发展层面谋划人口发展,以系统思维和整体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构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人口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